为了守护游客和建筑安全 泉州洛江仙公山新增避雷设施
洛江区仙公山因地势较高,为守景区内的护游建筑物、监控及电器设备常因雷击受损。客和近日,建筑记者了解到,安全景区山顶建筑正在增设一批避雷设备,泉州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。洛江雷设
日前,山新施记者来到仙公山山顶看到,增避10多栋殿、为守楼、护游亭相邻,客和形成颇为壮观的建筑建筑群。在多栋建筑上方,安全工人们忙着架设避雷设施。泉州仔细观察可以看到,不少建筑屋顶上都架起了由中心向四周延伸的铜棒,犹如为屋顶装上了“保护罩”,建筑下方拖着一条套着醒目黄色绝缘套的铜排。
据仙公山风景区工作人员介绍,仙公山海拔700多米,山顶的建筑及监控曾几次因雷击受损。为了守护游客和建筑安全,今年6月份,他们聘请专业团队在景区三座大殿及多处建筑物加装避雷设施,预计本月中旬可全部完工。
那么,这些设施是如何达到避雷效果的呢?据此次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庄镜源介绍,避雷的原理主要是先吸雷和引雷,最后再分散雷电。庄镜源解释,建筑上方架设的铜棒即为接闪带,能在雷雨天起到吸引雷电的作用。雷电被吸引到铜棒上后,会顺着紧贴建筑的引雷线和地上的引雷带,引到地下的接地装置,最后被分散掉。
不仅如此,他们还将采用智能设备来监测雷电。庄镜源表示,他们会在每栋建筑上加装智能雷电监测设备,这些仪器可自动监测山顶雷击频率和强度并传送到后台数据库。这些数据不仅可供后期调整避雷设施,还可让景区管理方发布针对性的防雷提醒,进一步保障游客安全。
记者了解到,除了仙公山,晋江紫帽山凌霄塔也曾因雷击受损。那么,什么样的建筑容易遭受雷击?防雷时又该注意哪些事项?
庄镜源表示,一般来说,海拔较高或处于平原地带或孤立的建筑都较容易受到雷击。如果同时满足这些条件,遭受雷击的概率将大幅度提升。目前保护建筑免受雷击较好的方式依然是加装避雷设施。
市民如果在户外遇到雷雨天该如何避雷?庄镜源提醒,应该尽快进到屋内或车内并关好门窗躲避。记得不要在树下或孤立的高楼、电线杆、广告牌等建筑下避雨,不在河里游泳或划船;不可触碰金属物品,避免使用手机。(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杨泳红 林劲峰 文/图)
- ·副高影响晴热搭档雷阵雨 泉州开始“高烤”天气
- ·大暑养生,避暑祛湿是关键,饮食讲究“清”与“轻”
- ·毁容式坏牙!别让“乳牙迟早要换”的误区坑了娃
- ·泉州:文物志愿服务队用行动用爱呵护历史遗产
- ·未来几天泉州气温将继续上升 午后有阵雨或雷雨
- ·司机高速路上突发疾病 泉州高速交警开启绿色救援通道
- ·相关方达成加沙停火协议,外交部回应
- ·家庭皮肤消毒该避开的坑,这样操作才安全!
- ·泉州台商投资区:燕子线缆栖息 画出美丽“五线谱”
- ·当你还在纠结打不打“白发针”,聪明人已经开始做这件事了
- ·一管血造出会跳的心脏,未来“换心”或如换零件?
- ·手机壳有“毒”?专家教您安全挑选!
- ·苏州U14男足荣获2025年江苏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(男子13—14岁组)冠军
- ·打破政策壁垒 泉州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实效
- ·给孩子挑选护眼设备需要注意啥?专家释疑
- ·湿疹是“太湿”引起的,要保持干燥?